别让花粉“偷走”你的春天!
春回大地,万象更新,正是出游赏景、拥抱自然的绝佳时机。然而,就在众人满心期待着与春日浪漫相拥之际,对不少人而言,这旖旎的春光却悄然化作了“会呼吸的痛”——花粉过敏。近些年来,在我国,花粉过敏的发病情况愈发严峻,其发病率一路高歌猛进。尤其在北方大地,每至春季,花粉过敏如同阴霾一般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成为极为突出的健康困扰。
那么,花粉过敏究竟是怎么回事?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?
花粉
一、揭开花粉过敏的神秘面纱
花粉过敏,医学称谓叫“枯草热”,发病机制源于人体接触或吸入外界环境中的花粉。不少人存在认知误区,下意识地认为那些缤纷艳丽、夺人眼球的观赏花卉是诱发花粉过敏的最大“祸首”,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每年春季,真正让众多过敏患者苦不堪言的“元凶”,大多来自柏树、杨柳树、桦树、梧桐树以及白蜡树等常见树木所产生的树花粉。这类树花粉身形微小、重量极轻,仿若轻盈的“空中旅行者”,凭借风力这股“隐形的翅膀”,能够轻易地飘散到数公里开外,肆意播撒“过敏因子”。当过敏体质的人群吸入这些花粉后,他们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花粉识别为“入侵者”,并启动防御机制,释放出组胺等化学物质,从而引发一系列过敏症状。
过敏
二、花粉过敏:不仅仅是“打喷嚏”那么简单
花粉过敏的症状因人而异,轻则影响生活质量,重则危及生命。常见症状包括:
1、呼吸道症状: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,表现为鼻痒、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喷嚏,严重时还会出现刺激性咳嗽、喘息、胸闷,甚至呼吸困难。
2、眼部症状:花粉可导致眼睛发痒、流泪、
红肿、灼热感,甚至出现结膜充血,影响视力。
皮肤症状:部分人群接触花粉后会出现皮肤红斑、丘疹、水肿,并伴有剧烈瘙痒。
预防
三、防患于未然:远离花粉过敏源
预防花粉过敏,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过敏源。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您有效预防花粉过敏:
1、关注花粉预报:在花粉浓度较高的季节,尽量减少外出,特别是晴朗有风的天气。可以使用手机APP或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指数预报。
2、做好个人防护:外出时佩戴口罩、护目镜,使用鼻阻隔剂,可以有效阻挡花粉进入呼吸道和眼睛。建议选择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,并注意及时更换。
3、注意个人卫生:外出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,清洗双手、脸部和鼻腔,清除附着在身上的花粉。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,帮助清除鼻腔内的花粉颗粒。
4、保持室内清洁:定期打扫房间,使用空气净化器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。
5、调整作息时间: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(上午10点至下午5点)外出活动。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外出,此时花粉浓度相对较低。
应对
四、科学应对:花粉过敏的治疗方案
如果出现花粉过敏症状,也不必过于惊慌,可根据症 状轻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:
1、轻度过敏:以保守治疗为主,切断过敏源后,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,促进症状消失。可以多喝水,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,增强免疫力。
2、中重度过敏: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(如西替利嗪片、氯雷他定片)、糖皮质激素药膏、鼻喷雾剂或眼药水等药物进行治疗。
免疫治疗:对于症状严重且反复发作的患者,可考虑进行脱敏治疗,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。脱敏治疗通常需要持续3-5年,但可以有效降低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和频率。
五、拥抱春天,从了解花粉过敏开始
花粉过敏虽然令人烦恼,但并非不可战胜。只要我们提高警惕,积极预防,科学治疗,就能有效控制症状,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!
北京科技大学校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