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改善医生休息室
利用暑期休息时间,对医生休息室进行了重新装修,配备了沙发、桌椅和冰箱、微波炉等设施,修缮了淋浴室、卫生间,解决了疫情期间诊室不方便就餐、休息的不便,缓解了紧张工作节奏所带来的压力,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。
2、制作岗位标牌
为使患者能够对出诊医生的专长有更加清晰的了解,找到合适的医生就诊,我院在一楼挂号大厅悬挂医师简介,同时为每位医生制作了岗位标牌,诊室门口插入出诊医生姓名,诊桌上排放医师标牌,方便医患交流。
3、建立学生家医微信服务群
为了更加全面地服务广大学生,畅通学生和校医院的沟通渠道,推进学生家医签约服务工作,利用微信搭建各学院学生负责人微信群,方便咨询学生就医问题和反馈意见,让学生们的健康问题得到更加及时的解决。
4、开通相关政策咨询和投诉渠
畅通患者医疗问题咨询、投诉、举报渠道,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了相关政策和投诉渠道,切实解决了广大患者在就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。
5、设立特色诊室
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便捷、精准的医疗服务,开通了特色诊室,发挥医生专长,为患者提供规范化、精准化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。
6、开展核酸检测及相关工作
按照学校防控统一要求,织密织牢校园联防联控防疫网络,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,面向学校防控办和各二级单位做好相关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,提供优质高效的检测服务。疫情至今,我院共组织开展核酸检测132次,检测人员23670人次。
7、组织昌平、管庄校区的外出体检
体检期间为了避免学生流动,校医院与昌平校区、管庄校区克服困难、通力合作,提前部署体检工作,确保网络畅通和所需器材、标识、引导牌等全部摆放到位。于9月4日上午完成昌平校区原地体检、9月5日上午完成管庄校区原地体检工作。
8、开展AED培训
7月5日下午,李素君院长在学术报告厅开展“我为师生办实事”——“爱心行动 ‘救’在这里”医疗急救知识专题讲座。
9、开展预约挂号、安装自助挂号缴费机
为方便师生员工工作、学习,设计开发基于微信客户端的预约挂号服务,并设立自助挂号缴费机,实行电子叫号。目前我们已经做过相关调研,和医疗服务系统卫生局指定的供应商宇信公司、学校财务处进行过沟通,讨论实施的方案。目前处于需求讨论阶段,下一步将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采购。